一個好 PM / PO 的日常!半年 PM 見習紀錄

一、實習簡介

  Gogolook,2012 年成立的軟體科技公司,企業主張建立高信賴度的人際溝通網路,以信任科技為主,希望企業和個人皆能在 Gogolook 提供的數位防詐服務下得以相互信賴,主要產品包括陌生來電辨識 App「Whoscall」、高透明度可信任的金融商品交流平台「貸鼠金融」、可疑訊息查證機器人「美玉姨」……等。

Gogolook 辦公室

 

Gogolook 辦公室

  Gogolook 組成非常年輕,公司老闆鼓勵所有信任科技的產品創新,因此,我所參與的產品便屬於公司所開發的新產品線,目前正進行 HR SaaS 的新產品開發工作。由於公司組織文化彈性、扁平,再加上產品開發的 task force 團隊較精緻,故採用敏捷式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,取代線性的瀑布式開發(Waterfall Development),讓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更有動態調整的空間、能與時俱進且有效率地達成產品目標。

  而我實習的職位為產品管理(Product Management),主要協助順利推進產品開發進程。該職位的正職為產品經理(Product Manager, PM),比 PM 更資深的人會擔任到產品負責人(Product Owner, PO)的角色,不僅要對開發流程瞭若指掌,更要錨定產品商業走向、評估風險與環境,也因此需要更資深的負責人,才能多面向地照顧到產品。

  特別的是,由於實習的主管就是產品的 PO,因此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接受的是 PO 的訓練,是比 PM 實習更難得的機會。實習過程亦十分嚴謹,以兩週為一單位,根據產品管理的工作範疇劃分訓練主題,除了 PO 授課以外,更搭配實作任務,使學習內容更實用也更接近產品管理實務。此外,我也加入我們團隊 2 週為一週期的 scrum,除了每天的 stand up meeting 外,scrum 開始時會有 planning、結束當週會有 refinement、demo、retrospective meeting,透過參與會議使我更了解團隊進程與產品現況。

 

二、PM / PO 主題式訓練紀錄

  在半年的實習中,我接觸了新產品提案、協作設計師開規格、協作工程師開規格、定價、QA、新產品指標設計⋯⋯等實務上 PM / PO 會接觸的工作。

1. 新產品提案

  產品提案屬於 PO 的工作範疇,也大幅度展現了 PO 不同於 PM 的、在商業思維上的能力。在產品提案時,PO 需要了解環境現況、產業現況、競爭態勢、客戶訴求……等該產業大量的 domain knowledge。

當時提案新產品的簡報封面

 

當時提案新產品的簡報封面

  因此,在實習初期我便透過次級資料、用戶訪談等方式了解 HR SaaS 市場,並針對市場尚未被滿足需求提出新產品提案,除了在提案中呈現產品策略、市場規模等分析以外,也事先做好產品的價值、易用性、商業可行性、技術等風險評估。雖然在過去學校課堂、商業競賽中不乏提案經驗,但此次訓練更貼合職場提案的場景需求,重視現實考量與落地性,是過去不曾有過的經驗。

2. 使用者訪談

  對產品發展而言,使用者的需求與意見是非常重要的養分之一。為此,每個產品團隊都需要實際接觸使用者,以獲得最直接的回饋,幫助團隊切分產品客群、定調產品方向、評估產品潛力。透過訪談資料,我們得以修正產品方向,時時確保產品符合使用者需求,成為產品前進的指南針。

當時整理製作的使用者訪談分析報告

 

當時整理製作的使用者訪談分析報告

  因此,在加入團隊後,我的首要任務就是吸收並整理過去使用者訪談內容,再針對產品方向和顧客需求提出分析報告。雖然過去亦不乏訪談經驗,但這是我首次接觸如此大量的訪談資料,也向主管及前輩請教整理訪談資料、對大老闆呈現分析報告的心法,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受益良多。

3. 協作開立規格

  與團隊中的不同角色協作並開立產品規格是無論 PM 或 PO 都會接觸到的工作,是訓練 PM 最重要也最基礎的溝通能力的方式,其協作對象包括產品設計師、前後端工程師等。

曾經實際撰寫的一份產品功能規格書

 

曾經實際撰寫的一份產品功能規格書

  因此,在訓練過程中,我也實際撰寫了團隊正開發的功能規格書,學習將規格需求盡可能定義精準、清楚,以傳達給工程師,減少模糊空間,並運用合適的例子來建立共識,降低彼此的認知落差,使開發結果更符合原先對功能的想像。

4. 定價

  定價(Pricing)屬於 PO 會接觸到的工作,多會發生在開發一個全新產品或服務的過程,才需要對產品的原始售價做出訂定。從行銷管理上來看,定價策略取決於不同的市場型態、不同產品定位,一個好的訂價模式可以幫助產品塑造形象定位、甚至幫助產品有效進入市場。

當時產出的第一版定價策略

 

當時產出的第一版定價策略

  而由於我們正在開發的是尚未定價的新產品,所以我剛好有機會參與定價過程,實際研究其他競品的定價方式差異,剖析競品訂價邏輯、再開發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產品的模式,使定價能作為拓展市場的得力助手。

5. QA

  QA(Quality Assurance)是產品開發過程中相當重要的環節,PM 及 PO 都一定會接觸到。無論團隊是使用線性的瀑布式開發,亦或是非線性、擁有極高彈性的敏捷式開發,都會需要在取得階段性成果時進行 QA,對目前所開發的功能進行反覆測試及驗證,使在功能開發完畢後、發佈前先找出潛在的 bug,再退回做出修正改善,確保產品發佈出去時具有一定的品質保障及可靠度。

使用 AI 工具輔助產生的 QA 測試用資料

 

使用 AI 工具輔助產生的 QA 測試用資料

  而由於我實習的團隊是人數並不多的微型團隊,並沒有配置 QA 工程師,小範圍的功能驗證是由成員自行測試,因此我也有機會接觸到 QA 的工作。除了手動進行功能驗證、查找 bug 出現的地方並與工程師回報以外,也嘗試使用 AI 工具輔助產生 QA 測試資料,增加測試效率。

6. 新產品指標設計

  設計產品成效評估指標能協助衡量新產品的成效,除評價產品表現好壞外,亦能輔助找出產品的優點、缺點,再回到內部思考如何發展長處、如何改善或放棄短板。

當時所設計的其中一項產品指標示意表

 

當時所設計的其中一項產品指標示意表

  因此,我從產品特性定義符合我們產品的數據模型,並根據使用者路徑拆分各項數據指標,衡量產品在行銷、轉換率、顧客滿意度、顧客留存率、顧客成功、財務⋯⋯等面向之表現,亦依據產業標準定義產品 MVP 指標,評估產品表現與階段性成功。

7. 技術面的認識

  身為 PM 或 PO,需要了解產品開發現況並管控時程、簡單評估功能可行性等,更需要與工程師和其他非工程同仁溝通協作,故了解技術也相當重要。

其中一小部份的技術筆記

 

其中一小部份的技術筆記

  因此,在實習訓練中,主管安排了技術認識的課程,讓工程師從與 PM 協作的角度傳授 PM 應了解的技術知識,雖然 PM / PO 無需親自執行技術面操作,但對技術有所認識能幫助工作更有效率、溝通更順暢。此項訓練也讓屬於商管背景的我主動搜尋技術面資訊來補充知識,使更能想像技術實務上的運作邏輯和極限、聽懂必備術語,降低未來與團隊夥伴之間的溝通門檻。

 

三、PM / PO 的日常心法觀察

  在半年的實習中,除了主題式訓練的內容外,我也跟著團隊一起跑 scrum,了解敏捷式開發的實務運作,也從旁見識一個好的 PO 如何妥善處理甚至超越自己應完成的工作標準。我觀察到,雖然 PM / PO 工作範疇廣,但其核心能力跳脫不了「溝通」這項重大任務。溝通又可以被分為與上級的「垂直溝通」,例如在我們團隊中,產品開發進度和方向是直接向公司 CEO 做匯報;以及與團隊中其他夥伴之間的「水平溝通」。

  在垂直溝通方面,我認為一個好的 PO 最重要的是必須要做到「期待管理」。上級主管不會直接接觸到團隊的開發過程,因此主管會對於產品狀況有所想像與期待,並有自己心裡衡量產品好壞的標準。而產品的走向與存亡又通常與上級主管息息相關,PO 必須精準掌握並滿足主管想法,最好的方式就是管理好上級的期待。當產品狀況良好時,可以強調並自主管獲得對團隊的鼓勵;產品有狀況時,也需事先打預防針,避免主管期望太大而落空。

  而在水平溝通方面,我認為一個好的 PO 最重要的則是做到「剛柔並濟」。無論 PM 或 PO 在團隊中的地位都有點微妙,既非夥伴們的主管,又必須定位出團隊方向,並 push 夥伴朝此目標邁進。也因此,我認為 PO 必須要在該強硬、嚴格的時候嚴肅對待,該輕鬆、柔軟的時候保持彈性面對的心態,使團隊能建立起一定的原則,讓夥伴有依可循,又能在不脫軌的情況下有適應變動狀況的組織能力。舉例而言,我們團隊的 PO 對於「守時」這件事非常有原則,自己在會議上從來都是早到,也要求團隊夥伴皆能準時出席會議,這不僅讓習慣遠距工作的夥伴們不浪費彼此寶貴的通勤時間,也讓成員之間將這種對彼此的信任感,從會議延伸到日常工作交付,亦即在工作任務中依然保有「守時」的原則。

 

四、結語

  很幸運的是,這半年的實習並不像許多實習工作仍然以打雜為主,而是透過主管安排的主題式訓練,真正學習到了 PM / PO 的實務技能、了解這份工作的實際狀況,在藉由實作評估後也對這份工作抱有更大的憧憬;此外,我也發現無論是 PM / PO 的哪部分任務、垂直或是水平溝通,其行動的核心都是在於「信任」,雖然這與我原先的想像並無二致,但透過實習場景,有了更深的體悟及了解實際作為。

  一個好的 PM / PO 會在過程中建立起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感,所以對上級做期待管理,就能被交付掌握產品進程的信任;對夥伴不失原則、做好團隊與上級之間的緩衝劑,就能讓夥伴願意信賴、願意跟隨;用心維持產品的定位、熟悉市場趨勢變化、注重品質管理與用戶回饋等,使得產品能在順應環境態勢、擁有用戶的青睞與支持下越來越好,也讓用戶對產品的品質和效果感到安心並賦予信任。當將這些手段運用、能力培養、心態穩固到極致時,便能帶著產品向前進,從 PM 見習生一步步進化到 PO 達人!